当前位置:首页 > 数码百科 > 正文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1张

前言

中国女排的二传快被球迷的口水淹了,“二传不行!”“场上大脑”又拖后腿了!”——这些年,中国女排二传位置的批评声不绝于耳,,每逢大赛输球,这个“场上大脑”的位置总要被反复“公开处刑”。

老将退役,新人难担重任,当队伍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,人们普遍认为需要漫长等待时,谁也没想到,将队伍从泥潭里拽出来的,竟是个还不满17岁的小姑娘?她被破格提拔,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,让队伍重新看到希望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2张

一个16岁的孩子

当刁琳宇伤病缠身,丁霞、姚迪淡出国家队视野,教练组几乎把国内所有能叫上名字的二传都试了一遍,效果却始终不尽人意。

球迷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掰着指头算,下一个能撑起大梁的到底在哪?就在这时,赵勇指导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决定。

他把一个叫张籽萱的女孩,直接从国少队提拔进了一队。连国青队的大门都没进,坐着火箭就来了,直接来了个“三级跳”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3张

更疯狂的是,这个“一年级新生”,在世界女排联赛上几乎场场首发。一个16岁的孩子,第一次打成年组国际比赛,上来就当主力二传?这已经不是大胆了,这简直是一场豪赌。

可偏偏,她赌赢了。张籽萱一上场,感觉就不一样了。她的传球不是那种四平八稳的调度,而是一种带着攻击性的“喂弹”。专业数据分析,她的传球节奏,比国内现役二传平均要快上0.3秒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4张

0.3秒是什么概念?在电光火石的网口,这就是从容起跳和仓促出手的区别,是钉地板和被拦死的距离。

在她的组织下,攻手们打得那叫一个舒服,感觉前面的路都被铺好了,只管起飞扣球。原本依赖强力主攻单点爆破的队伍,突然就打出了眼花缭乱的立体进攻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5张

国际排联官网评价她技术好,还能关注全局。土耳其媒体更是直接把“东方魔法师”的绰号送给了她。

这魔法的秘诀,藏在她的一段特殊经历里——沙滩排球。很多人不知道,张籽萱在练室内排球前,拿过全国青少年沙排冠军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6张

张籽萱目前以216次成功传球,位列国际排联最佳二传排行榜首位。

沙地松软,对核心力量和脚下移动的要求极高。这让她练就了一身童子功。她的跳传和背传稳得不像个新人,起跳高度和滞空感,甚至让对手以为她是第三个副攻。

沙排的防守训练也让她在后排像个小自由人,满场飞奔救球,好几次硬生生把死球捞了回来,吹响了反击的号角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7张

被推上战场的“半成品”

当然,她不是神。16岁的年纪,再天才也不可能完美无瑕。身高1米82,在如今越来越高大的国际排坛,她的拦网是个天然的短板,经常成为对手的突破口。

和副攻的配合也时常“串线”。有时候传得太快副攻还没跟上。有时候想打个战术,却传到了空位上。这些问题就是她经验不足的“学费”。

在某些关键分上,你能明显感觉到她会“断电”,处理球的选择突然变得犹豫、简单。说白了,她还是个“半成品”,是被形势硬推上战场的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8张

其实在女排开打以后,不少球迷还是呼吁着想要老将们回归,认为二传的位置实在是太关键了,老将回来才能让球队更有保障。

也有人表示现在的张籽萱还是经验不足,老将可以在带一段时间,弥补经验不足的缺口,甚至有人直言没有老将就没有灵魂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9张

按理说二传这个位置最熬人,三十岁才出成绩是常态。但现在的中国女排等不起了。老将们因为伤病等原因无法归队,替补席上的年轻二传又镇不住场。

主教练赵勇是顶着“拔苗助长”的骂名,把所有希望都压在了张籽萱身上。他看中的不只是她的天赋,更是她那股超越年龄的冷静和球商。

张籽萱能站稳靠的也不全是自己。球场上队长龚翔宇就像个大姐姐,只要看到张籽萱因为失误而懊恼,她总是第一个上去拍拍她的肩膀,笑着安慰她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10张

副攻王媛媛,会主动去适应她的节奏,哪怕传得不舒服,也会尽力调整,打出一个漂亮的配合后,笑着冲她竖起大拇指。这种氛围是金钱买不来的。

老队员们用自己的经验为她撑起了一把保护伞,主动去弥补她的漏洞,分担她的压力。她们心里清楚,这个小姑娘的成长速度,决定了这支队伍的未来。

赵勇指导的“以赛代练”,也不是把她一个人扔进火里,而是整个团队陪着她一起淬炼。这场景像极了当年郎平指导大胆启用朱婷、袁心玥和张常宁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11张

每一次看似冒险的“青春风暴”,背后都是中国女排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传承精神在托底。一棵好苗子只有在森林的滋养下,才能长成参天大树。

毫无疑问,张籽萱的横空出世,是近几年来中国排球最激动人心的事。她让我们看到了女排精神在新一代身上的延续——那种不畏强手、敢打敢拼的狠劲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12张

这支年轻的队伍或许还会输球,还会犯错,但她们重新点燃了球迷心中的那团火。从一个惊艳的新星,到真正扛起大旗的核心,张籽萱要走的路还很长。

她要面对的是对手更深入的研究,是伤病的困扰,是赢球后的追捧和输球后的指责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13张

结语

想成为朱婷那样的传奇,张籽萱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比现在还要多十倍。属于朱婷的时代正在落幕,但女排的故事远未结束。

烈火已经点燃,真金仍在淬炼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多一些耐心,少一些苛责。静静地看,看这个“东方魔法师”,如何一步步成长为真正的世界级大脑,带领中国女排,推开一扇通往未来的新大门。

破格提拔!女排迎来新大脑,16岁扛国家队大旗,球迷呼吁老将回归  第14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