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数码百科 > 正文

三折叠大战开启!三星首款量产对标华为MateXTs,先卖中国韩国

如果说折叠屏手机还算是“豪华车”,那“三折叠”绝对就是“概念超跑”。

如今,这台超跑,终于被三星推向了量产。它的名字,大概率会叫 Galaxy Z TriFold,11月上市,本月Unpacked亮相。

这不是一台走量的手机,反而像是一枚“投石问路”的棋子。三星这次只准备了 5万台,相比早前传闻的20万台,缩减得近乎骨感。

三折叠大战开启!三星首款量产对标华为MateXTs,先卖中国韩国  第1张

要知道,三星每年常规旗舰的出货动辄百万台起步,这点量,根本称不上主流。它更像是“试水”,看看消费者到底需不需要一台三折叠。

为什么只发韩国和中国?

有意思的是,三星这台三折叠只会在 韩国和中国市场发售。原因不难理解:

韩国是三星的大本营,用户情感支持度高,可以先用来垫底牌。

中国则是折叠屏最大的消费市场,华为、小米、OPPO早已把赛道卷到极致。既然要对标华为的Mate XTs,当然要在中国亮剑。

三星显然不想把注意力分散到欧美市场,那里的消费者对折叠屏的接受度还停留在观望期。

更重要的是,Galaxy Z Fold7才是三星今年的销量担当,如果三折叠铺货太多,反而会稀释它的需求。

三折叠大战开启!三星首款量产对标华为MateXTs,先卖中国韩国  第2张

三折叠到底值不值?

从技术角度看,三折叠是“硬件堆叠的终极形态”:屏幕能从手机扩展成接近平板的面积,甚至能在三段之间实现不同形态的交互。但问题也显而易见:

价格注定昂贵,供应链早有消息称,成本飙升到足够让零售价突破两万。

耐用性成谜,两段铰链、三段折叠,任何一个细节出问题,都可能让用户体验直线崩塌。

场景不明晰,多数人买折叠屏是为了大屏体验,可三折叠真的能带来超越二折的刚需吗?

这就是行业里很多厂商选择“观望”的原因。你可以把它看成超跑:很炫,但开上街的可能只是极少数。

三折叠大战开启!三星首款量产对标华为MateXTs,先卖中国韩国  第3张

华为和三星,终极对决?

不得不说,三折叠最先把市场炒热的,是华为。Mate XTs非凡大师已经提前抢跑,麒麟芯片+影像组合+三折叠形态,让不少人直呼“黑科技”。

三星此时推出Galaxy Z TriFold,就像是一场 中韩对决:

华为的优势在于系统生态和本土市场的信任感;

三星的优势则是供应链积累和屏幕工艺。

两家同时把三折叠摆上桌子,本身就是一个信号:折叠屏大战,从二折进入到三折的新阶段了。

三折叠大战开启!三星首款量产对标华为MateXTs,先卖中国韩国  第4张

真需求还是噱头?

冷静想想,三折叠是否真的是用户需要的?还是说,它更多是一种“行业秀肌肉”的姿态?

在我看来,它短期内肯定是小众。但小众不等于没有意义。就像十年前的曲面屏、全面屏一样,最初大家也觉得花哨,可一旦技术沉淀下来,真正能带来体验升级,它就可能成为常态。

如果三折叠能解决厚度、重量和续航这三座大山,未来也未必没有机会走进主流。只是现在,它还是一场试探。

三折叠大战开启!三星首款量产对标华为MateXTs,先卖中国韩国  第5张

写在最后

所以,这一次,三星拿出Galaxy Z TriFold,不是为了销量,而是为了告诉行业:我依然能站在折叠屏的前沿。

只是,它能不能像华为Mate XTs一样,把三折叠做成“爆点”,还需要市场来验证。

我倒挺好奇,如果真有一台两三万的三折叠放在你面前,你会掏钱买单,还是摇摇头转身走人?

你觉得三折叠是未来趋势,还是一场注定昙花一现的豪赌?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真实想法。